沉浸式歌仔戏“出圈” 助力非遗“活”在当下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漳州人民剧场内接连上演了《九龙江与水仙花》《寻缘》等多出好戏。歌仔戏演员从观众身边缓步登场,观众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古老的民间传说在剧场中“活”了起来……沉浸式互动的表演形式不仅收获了满堂彩,更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这不仅是一次演出形式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漳州人民剧场内接连上演了《九龙江与水仙花》《寻缘》等多出好戏。歌仔戏演员从观众身边缓步登场,观众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古老的民间传说在剧场中“活”了起来……沉浸式互动的表演形式不仅收获了满堂彩,更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这不仅是一次演出形式
作为小戏小品的年度艺术盛会,由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将于10月10日至19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拉开帷幕。经广泛征集及专家遴选,福建省文联、省剧协组织选送的6部作品入围此次现场展演,其中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歌仔戏《三家福》和云霄县
漳州公子对卖花女一见钟情,诙谐媒婆神助攻!现场可能帮你牵红线,还有小礼物拿!最适合想脱单的你~
近日,《人民日报》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举办》为题,图文并茂地整版介绍包括歌仔戏《烽火侨魂》在内的多部参演作品。
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与热情,那些或大众或小众的爱好看似格格不入,实则在他们身上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谁住在阮的梦,一住就一世人……”歌声与吉他声交织,穿过饭桌上顾客的谈笑声和杯盘的碰撞声,经典闽南话歌曲《叫阮的名》在一楼大堂回荡——17日晚上七点半,在湖光路的101聚厂街区,“上青夜市美食”大排档(以下简称“上青排档”)里,有人举手摇摆、有人拿着手机拍摄,
1990年9月《妈妈,再爱我一次》(1988)风靡大陆,导演陈朱煌受到莫大鼓舞,1991年10月24日,由他筹划已久的《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姊妹篇《世上只有妈妈好/豆花女》(1992)在台北开拍,1992年5月12日正式上映。
灯光亮起,戏曲舞台上出现的不再是长袖善舞的才子佳人,而是一群身着工服、“骑”着车穿梭街巷的外卖骑手——昨日,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排的都市生活歌仔戏《骑手》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首演,连演7场至17日。传统戏曲的唱腔里,外卖骑手的日常故事被娓娓道来,那些“最熟悉的